2019“人與自然”中國·鄭州國際雕塑展開幕
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春曉在致辭中強調2019“人與自然”作品的落成對美化城市環境,彰顯人文精神,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經過兩屆的建設,使鄭州雕塑公園成為賈魯河流域一道集人文與生態的文化景觀,為鄭州市人民共享城市雕塑發展成果以及建設美麗鄭州做出了貢獻。
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曾成鋼在致辭中強調鄭州雕塑公園從公園規劃與場地分析、文化定位與展覽策劃、雕塑藝術的定位以及實施與管理機制四個方面給出了鄭州方案,打磨出了城市雕塑建設的“鄭州標準”。生態園、景觀園、傳承歷史文脈園和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幸福園是鄭州雕塑公園的文化定位。基于這一文化定位,“人與自然”主題的提出,突出了鄭州雕塑公園乃至鄭州市的中原文化和生態文明,有效連接生態環境與人文空間,表述了主體對“人與自然”共生共融關系的思考。雕塑作為主體元素和土地與水系、植物與構筑物融合在一起,構成宜人的和諧景觀。人類源于自然,又超脫于自然,落地的雕塑作品形式多樣,內涵豐富:有的體現自我超越,有的禮贊生命;有的強調“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共生,有的帶來反思;有的反映中原文脈,有的內涵東方美學;有的研究本體語言,有的走向設施與互動。當代的雕塑家們努力將“人與自然”主題的豐富性與多樣化內涵展現出來,觀念和手段相結合、內容和形式相融合、藝術和技術相輝映。通過兩屆“人與自然·中國鄭州國際雕塑展”,賈魯河生態區域的藝術氛圍得到提升,鄭州雕塑公園的文化內涵得到升華,中原文化的當代價值得以凸顯。落地的雕塑集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于一體,鄭州雕塑公園正成為傳承中原文化,構建生態文明的典型樣本。
展覽的成功舉辦正是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表現。文化是靈魂,是凝聚的力量,文化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源于文化自信。在新時代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雕塑是鑄造靈魂的視覺藝術,雕塑以美的立體形式豐富都市色彩,激發公眾對美的向往與追求。展覽的成功舉辦為現代雕塑的發展提供了具體的學術實踐,以雕塑藝術激活的形式將鄭州雕塑公園打造成了一座露天的綠色生態美術館,給更多的藝術家與觀眾在游覽時帶來更多的人文關照和當代思考。鄭州雕塑公園不僅是彰顯城市精神品位的一張名片,更是適合未來需要的現代城市環境和精神家園。
中國雕塑學會始終致力于提高我國的雕塑水平,在公共雕塑領域始終堅持學術品質和文化擔當,“2019‘人與自然’中國·鄭州國際雕塑展”將在繁榮鄭州人民文化生活的同時,對中國雕塑事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展出的作品正以當代雕塑應有的姿態與品格屹立于中原大地,鄭州雕塑公園正成為彰顯中原特色、薈萃國內外優良雕塑作品、融合現代生態文明的璀璨明珠!
當天下午,中國雕塑學會和鄭州市人民政府還舉辦了“多元文化視角中的“人與自然”——第十二屆中國雕塑藝術論壇”。其中,陳云崗主講《人與自然——雕塑的形態分析》,殷小烽主講《人與自然的藝術與人文觀照——<嬤嬤人>系列作品解讀》, (南非)哈科·西博哈根(Jaco Sieberhagen)主講《Human and nature an ever changing relationship》,(西班牙)曼紐爾·迪亞茲·卡斯特多(Manuel Diaz Castedo)主講《EL OJO DEL PARAISO》,(英國)約翰·阿特金(John Atkin)主講《John Atkin MA RCA FRSS,Artist – Educator - Public Art》,(阿爾巴尼亞)布特林特·莫里納(Butrint Morina)主講自己的作品《人類的特質》,景育民主講《綠色生態-----當代雕塑的一個重要命題》,郅敏主講《自然的三個故事》。主講嘉賓分別從不同文化傳統對人與自然關系認識的演進,鄭州國際雕塑公園在協調人與自然關系方面所具有的當代價值和意義,以及對人、雕塑與自然關系的體會三個方面進行了充分交流。中國雕塑藝術論壇是由中國雕塑學會長期持續舉辦的雕塑藝術論壇,旨在通過學術研討、講座、交流等方式,提升學術品質,挖掘理論深度,拓展雕塑藝術的綜合影響力。